如何設計具新聞價值的健康調查:讓問卷成為品牌發聲的利器

Category: Academy

在健康與醫療領域,問卷調查不只是研究工具,更是品牌與公眾、媒體之間的溝通橋樑。尤其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,一份設計良好、具新聞價值的健康調查,不僅能揭示市場趨勢與使用者行為,更能成為媒體報導的起點,進一步放大品牌聲譽與社會影響力。

那麼,如何設計一份能被媒體引用、被公眾關注、也能為品牌創造價值的健康調查?本文將由依迪高Indigo+市場調查的實戰經驗出發,為您拆解五大關鍵策略,讓問卷不只是問卷,而是品牌最強的內容引擎。

為甚麼要設計「具新聞價值」的健康調查?

許多品牌做問卷調查,是為了內部決策;但真正聰明的品牌,會讓問卷成為對外發聲的工具。

一份具新聞價值的健康調查能帶來甚麼?

📰媒體報導:提供記者具體數據與話題素材
📣品牌曝光:透過新聞稿、記者會、社群內容放大聲量
✅專業背書:結合醫護觀點與第三方機構參與,提升信任度
💡市場洞察:同時掌握消費者需求與趨勢走向
📈行銷素材:轉化為簡報、資訊圖、影片、社群貼文等多元內容

依迪高Indigo+市場調查提供一站式服務,協助品牌從問卷設計、數據收集、新聞稿撰寫到記者會舉辦,讓每一份調查都能「被看見、被引用、被信任」。

五大策略:打造具新聞價值的健康問卷

1. 從「社會議題」出發,而非產品功能
新聞媒體關注的是「公共利益」與「社會趨勢」,而非單一品牌的產品特色。因此,問卷主題應聚焦於:

  1. 疾病認知落差(如:你知道高血壓沒有症狀嗎?)
  2. 健康行為偏差(如:有多少人錯誤使用止痛藥?)
  3. 醫療信任危機(如:患者是否信任 AI 診斷?)
  4. 疫後生活變化(如:疫情後你更重視哪方面的健康?)

這類主題更容易引發媒體與大眾共鳴,成為報導焦點。

2. 問題設計要簡潔、具象、可量化
避免過度學術化或模糊的問題,應以「可統計、可視覺化」為原則設計問卷,例如:

「你是否覺得健康很重要?」(太空泛)
「你每週運動多少次?」(可量化)
「你是否曾因資訊不足而錯過疫苗接種?」(具體行為)

此外,選項設計應避免誘導性語言,並提供「其他」與「不確定」選項,以提升數據真實性。

3. 加入「醫護觀點」或「專業角色」的對比
將一般民眾與醫護人員的觀點放在同一份調查中,能創造出強烈的對比效果,極具新聞價值:

例子一:「78% 醫護建議定期做心電圖,但僅 32% 民眾有定期檢查」
例子二:「9%護士認為患者對用藥指示理解不足」

這類數據不僅具教育意義,也能引發討論與政策關注。

4. 結合第三方機構或學術單位參與
可選昇級服務,與醫學組織、學術機構或醫療機構合作進行調查,不僅能提升問卷設計的專業性,更能為結果提供「第三方權威認可」,大幅提升媒體引用率與公信力。

5. 預留「內容轉化」的空間與素材
設計問卷時,應同步思考後續如何轉化為:

📊圖表與資訊圖(適合社群與新聞稿)
🎥醫護回饋影片(提升情感連結與說服力)
📄白皮書或健康報告(建立專業形象)
📣新聞標題與亮點摘要(吸引媒體目光)

依迪高Indigo+市場調查提供完整的內容轉化服務,讓問卷不只是統計報告,而是品牌內容行銷的起點。

依迪高Indigo+市場調查的一站式問卷與媒體服務

問卷設計:結合醫療專業與新聞敏感度,量身打造具話題性的問題。

樣本招募:精準鎖定目標族群:患者、醫護、照護者、消費者等。
數據分析:使用 AI 工具與統計模型,快速產出可視覺化的洞察。
媒體內容:撰寫新聞稿、製作圖表、影片與社群貼文範本。
發佈支援:安排記者會、媒體簡報會,邀請醫護代表與媒體參與。

👉想了解更多?立即聯絡我們獲取免費諮詢!

常見問題 FAQ

Q1. 問卷需要設計多少題目數量才適合媒體應用?
A. 建議10–20題為佳,重點是問題設計具新聞性與可視覺化。

Q2. 是否能同時調查醫護與一般民眾?
A.可以。我們可協助設計雙版本問卷,進行交叉分析。

Q3. 問卷結果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分析與產出?
A.視樣本數目與地區而定,通常4 – 8週內可完成收集與分析。

Q4. 是否能協助安排新聞發佈會?
A.可以。我們提供一站式支援,包括新聞稿撰寫、媒體邀請與活動主持。

Q5. 如何計算成本?
A.依據樣本數目、語言、媒體應用需求報價,歡迎聯絡我們獲取專屬報價單。

讓問卷成為品牌的新聞引擎

在醫療與健康品牌的行銷策略中,問卷調查不再只是內部工具,而是對外發聲、建立信任與創造話題的強大引擎。透過精準設計與策略應用,每一份問卷都能成為新聞的起點、品牌的擴音器。

依迪高Indigo+市場調查將持續以專業的醫療研究能力與媒體操作經驗,協助品牌打造具新聞價值的健康調查,讓數據說話,讓品牌被看見。

👉想為您的品牌設計一份具新聞價值的健康問卷?立即聯絡依迪高Indigo+市場調查獲取免費諮詢與策略建議!

#健康調查 #醫療行銷 #品牌曝光 #媒體報導 #問卷設計 #市場洞察 #醫護觀點 #第三方認證 #內容行銷 #新聞價值 #數據分析 #社群行銷 #資訊圖表 #健康趨勢 #疫後生活 #AI診斷 #醫療信任 #行銷策略 #品牌聲譽 #依迪高Indigo+

相關文章

ChatGPT 可以幫醫生寫文章嗎?醫療內容創作的機遇與風險|INDIGO+ 依迪高醫療推廣

隨著人工智能(AI)技術的迅速發展,不少診所或醫生開始思考:是否可以利用像 ChatGPT 這類 AI 工具,協助撰寫醫療文章、健康資訊內容,甚至社交媒體貼文?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,尤其在醫療行銷與內容推廣日益重要的今天。

《醫生守則》新修訂:社交媒體發文也可能違規? 診所推廣前必讀

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,社交媒體已成為市民獲取健康資訊的主要渠道,亦是不少診所與醫生希望接觸潛在病人的平台。然而,醫療資訊的公開發佈並非毫無限制。根據《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》的最新修訂內容,醫生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與內容分享,同樣受到嚴格規範,稍有不慎,便可能違反專業守則,甚至影響執業聲譽。

病人感謝信可以公開分享嗎?《醫生守則》新修訂下的社交媒體紅線

在醫療工作中,醫生與患者之間建立的信任與關係往往深厚。許多醫生在行醫過程中都曾收到病人或家屬親筆撰寫的感謝信,這些文字不僅是對專業的肯定,更是對醫者仁心的溫暖回饋。面對這樣動人的時刻,很多醫生會自然地想要將這份感動分享到社交平台,與同事、朋友甚至公眾一同感受。

查詢報價